教学基地(考试站)设立流程
1.步骤
第一步:学校填写《全国医学信息技术技能考试指定教学基地(考试站)申请表》,并提交到MILC管理中心(以下简称“管理中心”),管理中心审核通过后签署协议,并完成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,管理中心将为院校提供立体化教学资源包(包括教学实操软件)、指定考评教学基地(考试站)铜牌。
第二步: 教学计划安排学校在管理中心提供的课程基础上,根据学校教学计划,依据学校实际情况,或选择采用教材置换、部分课程置换或短期培训任意一种方式开展教学工作。同时将教学实施进展情况反馈给管理中心。
第三步:授课 学校按调整的教学计划进行正常授课,期间如有任何有关医信教育课程的问题,均可向管理中心提出,管理中心负责持续的技术支持。
第四步:技能考试 在完成规定的医信课程学习后,学校可组织学生参加考试,最终可获得国家医学信息技术技能证书。
第五步:效果评估 学校在教学结束后,应向管理中心提交课程入校效果自评报告,管理中心将组织专家对项目过程及成果进行检查评估,对执行项目优秀的院校给予表扬,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经验推广,同时对我们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体系进行不断完善。
2、各种具体方式
(1)、学校可直接引用管理中心组织编写的,教育部高教社出版的MILC考试指定教材《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》及《卫生信息技术基础》作为计算机的基础课,替换原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。
(2)、学校在保持原有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基本不变的情况下,将现有计算机基础课程部分置换成MILC考试指定认证课程模块,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在各个专业开设,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教学实施方案,课程内容可以进行模块化的组合。
(3)、教学内容和要求由学校根据所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自主设定;选修部分可以达到拓展要求,允许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多次选择,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多种需要。比如护士岗位,在修完信息化办公基础知识和医学信息学应用知识模块后,可以在深度上进行扩充,学习护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。
(4)、学校原有课程不变的基础上,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医学信息技术理论和实操课的专业培训。可使用管理中心组织编写的《卫生信息学应用基础辅导材料》作为培训教材。